“少教多学”顾名思义是老师教的少,学生学的多,北京外国语学院邓昌炎
教授说过,“课堂是一个舞台,在课堂上老师只能是一个导演,决不是主
角。”教师在课堂讲得过多可能造成学生的思维被限制,从而缺乏创造能力和实
践本领,使他们不再想什么,也不去想什么,最后懒得想。反之,把课堂时间和
课堂空间还给学生,把思维的过程还给学生,让学生感到课堂心理时间短暂而愉
快,课堂心理空间广阔而丰富;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学、讨论,开展自主合作学
习,让学生多学,教师尽可能少讲。这样学生会快乐地多学,又能体现老师的主
导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在课堂中
如何去实现少教多学呢?
1、课前做好调查,以学定教。精心的课前准备是实现“少教多学”的基
础,课前要充分调查学生的认知水平,以此为基础来设计自己的教学内容。套用
徐长青老师的话就是做到以下三个不教:①学生已经会的不教;②学生自己能学
会的不教;③孩子怎么学也学不会的不教。只有做到了这三个不教,才能让学生
真正的喜欢上数学,才能在数学课上真正做到多学。
2、把传授变为探索,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少教多学”的课堂
上,学生不再只是通过教师的讲授来获得知识。在现在课堂里,教师要通过循循
善诱,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经过自己的摸索、
体悟去理解新知。因为只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获得的才是真正的牢靠的知
识。因此在我们的课堂上,我们摒弃“满堂灌”,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动脑、动
手、动口、合作交流,让他们自己去体会、自己去探索、老师只是适时的点拨、
引导和总结深化。
4、变教师总结为学生梳理。以往的课堂,我们只是让学生做好“听”的角
色就行了,认为你听好了自然就学会了,但现实与愿望总是有差距,总有那么多
的学生看似一个很好的听众,却学不会老师所教的知识。经过“少教多学”的课
堂实践,我们发现,在做好上面几点的基础上,如果能让学生自己梳理学过的知
识,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巩固深化,要比老师去总结效果好的多。所以在
今后的总结环节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谈体会、谈心得,
谈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师再予以“画龙点睛”。学生之间也要相互交流,学
生总结出的知识和方法的关键点,更易于被同伴接受,会起到教师总结不能达到
的功效。
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学就是为了寻求一种有效的方法,使教师因
此而可以少教,学生因此而可以多学,学校因此少一些喧嚣与劳苦,多一些闲
暇、快乐与坚实的进步。”因此,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学、讨论,开展自主合作
学习,实现少教多学,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学的愉快,让老师教的轻
松。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