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成果展示 >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提问技巧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提问技巧

2014年12月10日 14:06:53 访问量:185

巧妙的课堂提问,不仅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好与坏,而且还衡量着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与低。《学记》上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可见古人是非常注重提问技巧的。孔子经常提问学生,问得很巧妙,每一问题都问在点子上,切入口选得好。所以,孔子的学生在他面前能畅所欲言,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语文课堂提问必须依据语文自身的规律,语文教学的规律,讲究的是科学;怎样问,自然应该服务于此,但更多的则必须讲究技巧,讲究艺术。灵活地运用多种提问方式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艺术化的具体体现,它使提问这一教学手段本身充满了情趣和艺术魅力,并使提问的效能发挥致极至。

(一)、顺逆相辅。
是顺问,指教师沿着作者的思路,从正面的角度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形式。教《将相和》,教师可以抓住点睛之词提问:1、什么叫将相和是什么意思?2、课文写将相和的,他们一直都吗?3、后来为什么不和?4、最后又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们的?四个词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学生可以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水到渠成地领悟课文。逆问,指从相反的视角切入,引导学生利用事物间的矛盾关系解决问题。例如我在教学《麻雀》时,引导学生分析句子他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枝头上。”“老麻雀站的是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上。既然是没有危险,又为什么不能安然地站在树上?通过这样一问,学生就把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果的原因连结起来,搞清楚问题的来龙去脉。
(二)、直曲相成。
是直问,思维的出发点与问题之间具有直接的联系。例如,教学《趵突泉》:文中不知疲倦是什么意思?这个词的含义是什么?提问直截了当,毫不含糊。而教《夜宿山寺》中的危楼高百尺一句,若直问字是什么意思?必定索然无味,不如变直为曲,绕道迂回,问在此而意在彼,则可以增加思维含量,并使提问别具一格,新颖有趣。可问:作者登上百尺的危楼,心里不感到胆怯吗?通过讨论,学生便理解了不是危险而是的意思。再如学习《趵突泉》的不知疲倦可以换一种问法:你整晚不睡觉会怎样?”“趵突泉水不知疲倦说明了什么?通过理解人,再理解泉,拐了一个弯子,由易到难,容易理解。曲问委婉含蓄,容量丰富,有利于激趣砺智。
(三)、借助情境。
课堂提问,如果设置谐趣的情境,或提供有关的材料,或给予必要的提示等,可以使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有明确的方向,有广阔的思维背景。课文《美丽的公鸡》的第一幅彩图,画的是公鸡自以为很美丽,得意洋洋的样子;第六幅图,画的是公鸡打鸣,帮助人们做事的样子。教学最后一段可以让学生把这两幅彩图联系起来,组成新的情境设问:看第一幅图和第六幅图,比一比,想一想,那一幅图的公鸡美?为什么?引导学生评价公鸡的行为,认识到什么才是真正的美。这样设问,画面的形象更能启发学生抓住公鸡的言行进行比较,并成为感性支柱,使分析比较能顺利进行,从而认识画面的特点。由此可见,恰当运用提问,如水中投石,妙问连珠,将满堂生辉。
(四)、分层设计,化难为易,化大为小。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他需要教师站在高处,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逐步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学生乐于接受。例如在教授《落花生》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提问的:先问什么是爱慕之心是什么意思?生爱慕之心是什么意思?再问父亲有没有产生爱慕之心?父亲对什么产生爱慕之心?最后,再问生活之中有没有其他事物让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的?有没有具有花生品质的其他事物?你能用上爱慕一词说出来吗?这样按作者思路,循序深入,层层剥笋,化难为易,逐渐加深理解,自然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五)、以疑解疑,环环相扣。
有时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根据学生的回答再提出另一个问题,首尾相连,一追到底。一连串问题环环相扣,有利于步步推进,由此及彼,拓宽思路,对学生全面深刻地认识问题有促进作用。例如:教学《亡羊补牢》一文,可用这种方式教学。教师先提出问题:第一次丢羊后,他是怎么想的?怎样做的?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然后再问:第二次丢羊后,他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有了前面的问题铺设,学生可以不费劲的回答。最后,教师因势利导,提出有一定深度的问题:亡羊补牢的含义?这样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对难点问题就较容易解决了。
   
同时,要创设好的提问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还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意营造心理安全的环境

从课堂社会学的角度说,课堂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课堂中的社会关系主要指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关系,师生间民主的关系和同学间亲密友好的关系,有助于营造出一种和谐自由的开放式课堂氛围。在这种氛围里学生不用去关心如何取悦教师,不用去在意同学们对自己态度,而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运用材料和观念进行思维加工和探索创造上。研究表明,心理安全和自由是学生成功学习的重要条件。如果环境能够给予他们充分的容忍和有力的支持,那么他们就会感到安全和自由。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坚持学生问答无错误原则,允许、理解、容忍学生的错问、错答。教师应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延迟评价,把工作重点放在弄清为什么错和如何改进上,而不是放在结果的正确与否上,更不能视结果对学生进行表扬和批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敢答、敢问。

()努力营造活跃的答问氛围

课堂气氛是指在课堂教学情境中,各个成员的共同情绪状态,它是由班级社会体系中各个成员之间互动而产生的,它反映了课堂教学情境与学生集体间的关系,也是学生答问的关键。

从课堂教学提问的实际情况来看,课堂教学氛围可分为三类,即积极型、消极型和一般型。而现在,教学中大量的课堂气氛属于一般型。这样,便要求我们努力创设情境,通过积极引导,创建活跃的答问气氛,使课堂教学氛围向积极型转变。

那么,怎样营造活跃的答问氛围呢?

首先,从教师自身形象来说,要想营造活跃的答问氛围,教师必须塑造一个与学生期望相一致的教师形象,这样才能让学生有兴趣投入到课堂提问活动当中。这样,教师在课堂提问时要面带微笑,要有民主平等的思想作风,要关爱每一位学生,要教导学生敬爱老师,教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

其次,从课堂教学来说,问题导入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要创设情境调动课堂气氛,并通过课堂讨论或辩论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此外,教师提问的形式要有趣味性,还要注重对学生课堂学习心态的了解等。

(三)把课堂提问权力还给学生

把课堂提问权力还给学生,将教师提问为主转变为学生发问为主,使学生敢问、善问,培养他们的提问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大力提高学生的质疑、解疑能力。

总之,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发展思维、技能、情感等的一种重要手段。所以,每一位教师都应精心设计每一个提问,做到恰如其分,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但是,提问不是课堂教学的唯一的手段。现代教育思想强调学生的主动发展,所以,提问的前提应当是学生充满兴趣、信心的自主学习。教师不应当用提问来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而应充分掌握提问的艺术,适时、适当、适度的提问,充分发挥提问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编辑:蒲海龙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中国禁毒展览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永乐店镇中心小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永乐店镇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永乐店镇永三村北 公共邮箱:yldzxxx@126.com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